这份片单,帮你读懂青少年那些“不成问题的问题”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惊蛰青年(ID:wakinglism),作者:虫虫,原文标题:《只想听一句“我理解你”,很难吗》,题图来自:《阳光普照》 前段时间,法国导演佛罗莱恩·泽勒“家庭三部曲”的第二部《困在心绪里的儿子》登上中国内地大银幕,而关于青少年抑郁的话题,近几年越发引人深思。 TA擅长解答多边形抽象几何题,TA总是校服扣子整整齐齐,TA朗朗书声笑意盈盈,忽略掉那些不被允许的,塞进抽屉的私小说、捏成一团的不及格试卷、被堵在巷子口的十几分钟,这都只是“不成问题的问题”。 在美国纪录片《走出抑郁阴影》里,乔伊·莫斯11岁加入黑帮,23岁被关进监狱,半部青春史都在和愤懑较劲,用街里街坊的话说就是这孩子废了。 他承认,教会他扣动扳机的不是黑帮老大,而是寂寞的无人的新泽西街区,没有拥抱,没有一声哪怕轻得听不见的“我理解你”。 这横冲直撞的无头苍蝇般的世界,欠未成年人一个逃生出口,一次郑重其事的聆听。 本期推荐,想给青少年一个被看见的窗口。 导演:乔纳森·恩特威斯尔 / 露西·彻尼亚克 制片国家/地区:英国 首播时间:2017-10-24 《去他*的世界》(The End of the F***ing World) 有人说这部剧就像是丧到家版本的《怦然心动》,毕竟世界上没有那么多一帆风顺的傻白甜爱情。 男主角James有个在他小时候当面开车跳湖自杀的抑郁症母亲,尝试想要帮忙却无助的父亲。女主角Alyssa有着对她不断性骚扰的继父,对此视而不见的母亲,和十年未曾见面的生父。两个来自破碎家庭的孩子,相互“利用”,最后相互救赎。 第一部的最后他们逃到海边,一声枪响,站在海前,没有边界,也没有远方,眼中尽是迷茫。 剧中有段词写道:“缺少爱的人的问题在于,他们不知道爱是什么样的。所以他们很容易被骗,容易看到并不存在的东西。但是,我们时常都会选择这样欺骗自己。” 或许在他们混沌的世界里,保持混乱才是最清醒的做法。写到这,耳机里传来Ricky Nelson的《Lonesome Town》。就像歌词写的一样,孤寂的土地和苦命的鸳鸯,悲伤的人来到此地,心中充满泪水与绝望。 每个人都只会以同一具肉体活这一遭,累的时候不妨找个海边呐喊一句:去他*的世界! (来自瑞亚的推荐) 导演:让·维果 制片国家/地区:法国 首映时间:1933-04-07 《操行零分》(Zéro de conduite: Jeunes diables au collège) 很久没看过黑白电影,《操行零分》是一个令人惊喜的发现。 上中学的时候,谁还没有被扣过德育分? 而电影中封闭的寄宿学校里,老师每一次拍手时学生该做什么都被严格规定,不容出错,否则就会受到操行零分的惩罚。 故事中的四个主人公像极了以前班里那个特别爱和老师顶嘴的小男生,有时你会觉得他聒噪,偶尔也会羡慕他的勇敢。 因为,他们永远会千方百计地在严丝合缝的管教中寻找到一个喘息的机会。 私以为,这部电影很适合露天放映——黑白片特有的微微闪烁的屏幕,让观众脸上的光线不断地亮起又暗下,整部片子都有一种隐约的、急促的喘息感。 正如那群急需长舒一口气的孩子们。 (来自牧羊的推荐) 导演:莱奥·卡拉克斯 制片国家/地区:法国 首映时间:1986-11-26 《坏血》(Mauvais sang) 德尼·拉旺就着大卫·鲍伊的《Modern Love》在街头狂奔一段真是神了。有人说,遇上爱情或是被爱情抛弃的时候,胃总是最先有感觉的。 德尼·拉旺在表达爱意之后狂捶自己的肚子,在深夜街头发狂,脸上混合着狂喜、窒息、迷醉和剧痛不已的表情,是对这个理论最好的诠释。 《坏血》的爱也是炽烈的、突然的,这是独属于青春时期的爱。自我意识的觉醒带来的孤独,唯一解就是不可救药地爱上一个人。 《坏血》中还虚构了一种末世疾病,专在有性无爱的人中传播,无药可救。多么有青春期气息的胡思乱想啊,真爱才是最重要的,你们这些不晓得爱的人,只配毁灭。爱而不得的我,也毁灭吧。 每个人年少的时候都有过不重视自己生命的冲动,这不是青少年的罪过,仅仅因为“匮乏”是大多数青春期的主题:我们拥有和所珍视的是生命,能奉献的也就是我的生命罢了。所以《坏血》中的少男少女们,在面对危险时歌唱和大笑,用自毁做最后的示爱。 卡拉克斯拍的不是电影,是献给青春期的赞歌。 (来自阿高的推荐) 导演:钟孟宏 制片国家/地区:中国台湾 首映时间:2019-09-06 《阳光普照》 初看《阳光普照》的片名,以为是部青涩而明朗的青春片,这也是大部分人对青春的回想,其实不然。 打开这部电影的时候,突然就被长期以来我们忽视的,或者刻意去遗忘的憋闷击中了。对啊,有很多个抑郁的时刻在青少年时期悄然掠过,它也许是个念头,也许突然出现在某节课上。 就像许光汉扮演的好好学生,在教室里午休醒来,一瞬间觉得孤立无援,明明所有同学都趴在桌子上,可他却忽然发觉青春那种孤独、失落、抑郁变得巨大。 他非常乖巧和上进,对人温暖客气,也常常承担爸妈的烦心事,就连悄悄跃下高楼的那一晚,他都叠好了衣服、整理好了房间,就跟普照的阳光一样,24小时从不间断,明亮温暖,然后突然断线。 他好像没有自己的一片阴影,动物、老师、同学、路人、家人都有自己的阴影可以躲藏,但他没有,他只有人人称赞的阳光。 这就是《阳光普照》,很多人都忘记了世界上还有普照之后那一片片抑郁的阴影。 (来自方咏心的推荐) 导演:弗朗索瓦·特吕弗 制片国家/地区:法国 首映时间:1959-05-04 《四百击》(Les quatre cents coups) 法国有一句谚语:顽皮的孩子要挨四百下打才能消除灾难,驱除恶魔,变得健康听话。 《四百击》是1959年弗朗索瓦·特吕弗拍摄的电影,讲述13岁小男孩在被送进少年罪犯拘留所之前闹的种种故事。 他因为一张招贴画被老师严厉惩罚,写了篇不错的文章却硬被老师呵斥说是抄袭巴尔扎克,不小心撞破母亲偷情而迟到,撒了大谎,被老师冷不丁扇了耳光。 但他也有愉悦的时刻,虽然很短暂且胆战心惊,就像电影里头的小学生紧张地抄写,不许错、不许沾上墨水、不许有一点点污渍,越是着急,越是犯错。 电影末尾,他从少年管教所的球场里冲出来,钻过篱笆小洞,在警笛的鸣叫声中不停奔跑,穿过许许多多的风景,从高坡顶上滑向大海,回头望着观众。 从1959年到2023年的所有观众中,有太多经受了“四百击”的曾经的儿童。 (来自千反田的推荐)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惊蛰青年(ID:wakinglism),作者:虫虫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两会速递)中影集团董事长谈《流浪地球2》:中国科幻背后是中国制造
- 热门餐厅排队过千号,春节多地餐饮消费“爆了”
- 李秀满被踢出SM,一个韩流时代结束了
- 4593篇返乡见闻,告诉你要不要回老家
- “教育名师”被抢麦:两种时代情绪的必然对撞
- 资助八年的女生嫁给有钱人做全职太太,你能接受吗?
- 当女性选择单身生育,我们距离“生育正义”还远吗?
- 不少剧目一票难求 京城舞台迎来新一波观演热潮
- 这届打工人的恋爱,被什么耽误了?
- “哪吒情结”复现:寻找孩子们选择自我摧毁的缘由
- 抖音电商:过去一年优质内容创作者数量增长484%,GMV翻一倍以上
- 《人类简史》的五大预言:人工智能会造成失业潮吗?
- 《甜甜的陷阱》开机 谢彬彬张淼怡演绎“美味”情缘
- 加密货币开始“触底反弹”,为何做比特币ATM机的公司却破产了?
- 我发自内心期望,有公司能干翻百度
- (两会声音)全国政协委员、演员靳东:戏剧表演不是“简单的明星梦”
- 从扫地机到洗地机 智能清洁行业格局迎来大洗牌凤凰网科技
- 三大经济强省的洼地“魔咒”,谁先解?
- 厉以宁和城镇化
- 巴菲特投资可口可乐,究竟赚了多少钱?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