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户籍人口第一省,开始逆转了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国民经略 (ID:guominjinglve),作者:凯风,原文标题:《负增长!人口第一省,也顶不住了》,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一 继全国总人口负增长之后,中国户籍人口第一省,也遭遇转折点。 日前,河南省公布2022年人口数据,全省常住人口9872万人,比上一年减少11万人,连续第二年减少。 其中,全省出生人口73.3万人,死亡人口74.1万人,自然增长人口为负0.8万人,为62年来(自1961年开始)首次负增长。 作为中原地区,河南是中国的缩影;河南人口形势,也是大国人口形势的缩影。 我国有两个人口第一大省,一个是广东,一个是河南。 广东是常住人口第一大省。得益于外来人口持续涌入,广东常住人口高达1.27亿人,远超户籍人口的9946万人。 河南则是户籍人口第一大省。河南户籍人口超过1.15亿人,远超常住人口的9872万人,户籍人口在全国遥遥领先。 在户籍人口与常住人口之间,有着1600多万的缺口,正是户籍在河南而居住工作在其他省份的外流人口。 人口外流,对于河南来说已是常态。但长期以来,靠着自然人口高增长,河南依旧能维持总人口的扩张。 如今,这一切也变了。自然人口负增长,叠加人口外流,给中原大省带来致命一击。 二 河南,一度是全国“最敢生”的省份。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期,河南出生人口连续4年超过200万人,为全国之最。 这一形势,80后应该深有体会。尤其是1987年到1990年出生的一代,无论在上学还是找工作,都感受到人口膨胀带来的冲击。 然而,1990年代以来,随着生育政策全面收紧,河南出生人口一路下滑。从2000年到2010年,一直维持在110~120万的水平。 最近十年来,虽然单独二孩、全面二孩、全面三孩的政策红利持续不断,河南出生人口一度反弹到140万的高位,但仍难以与历史高峰相匹敌。 更难的是,政策红利的支撑效应仅仅持续了几年,一切又恢复到常态。 2017年至今,河南出生人口从143万,迅速下落到73.3万,呈现腰斩之势,堪称断崖式下滑。 即使如此,河南依旧是出生人口第二多的省份,超过山东,仅次于广东。 在广东、山东、河南三个人口大省之外,绝大多数省份的出生人口已经低于50万人,而东北的吉林、黑龙江只有10来万人,远低于死亡人口。 当人口大省“为国生娃”的动力开始衰竭,全国人口大盘形势可想而知。 三 人口第一省,为什么“不敢生”了? 生育意愿下滑,是所有省份都会遇到的共同难题,但河南的形势似乎显得更为严峻。 退一步讲,即使生育意愿保持在高位,河南出生人口也难以维持过去的局面。 这背后的核心原因在于,育龄妇女人数大幅缩减,而结婚率创下历史新低。 一般而言,20~30岁为生育旺盛期,对应的差不多是1992年~2002年的出生人口。 这一时期,恰好是从生育高峰掉头直下的阶段。河南出生人口从最高223万锐减到2002年的119万,出生人口少了一半。 历史总在特殊时刻重逢。过去种下了什么,自然就结出什么。 相比生育意愿,河南还始终承受着人口外流的重压。 根据最新普查年鉴,河南户籍人口在外省的总量达1610万人,这些人多数奔向了长三角、珠三角,以广东、浙江、江苏、上海、北京为最。 要知道,外流的多数都是年轻人。 随着全国各地取消落户限制,这些人已有大部分在长三角和珠三角工作、定居乃至结婚生子。 在为沿海地区贡献出生人口的同时,也加速了河南本土生育形势的下滑。 广东能够成为全国人口第一大省,并且超越河南、山东成为全国“最敢生”的省份,同时还是养老金最为充沛的大省,背后不无来自全国各地年轻人的贡献。 四 河南为什么留不住人? 说起河南,最常提及的是农业大省和粮食大省的身份,很少有人认为是工业大省。 作为农业大省,河南被赋予作为大国粮食“压舱石”的角色。 河南粮食总产量位居全国第二,农业总产值位居全国第一,更是仅有的5个粮食净调出省份之一。 在养活了1亿本土人口的同时,每年还能外调原粮及制成品600亿斤,可谓殊为不易。 然而,粮食大省本身又是一重束缚。 毕竟,根据《中国城市大趋势》一书的分析,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地缘局势冲突不已,粮食安全变得空前重要,守好耕地底线就是端好饭碗,全国农业及粮食格局不会轻易变迁。 这也决定了,粮食大省被赋予了极其重要的地位,却难以得到与这一地位相应的高回报。 毕竟,农业产值难以与工业及高端服务业相提并论。 根据《这些省份,越来越重要了》一文分析,作为农业第一省的河南,农业总产值超过6000亿元,包括农林牧渔在内的第一产业总产值超过1万亿元,但贡献的增加值仅有5800亿元。 与之对比,作为中国工业第一大省的广东,工业总产值超过17万亿,增加值超过4.5万亿元,体现了独一无二的经济支撑力。 当然,总要有人种地,总要有人守护粮食安全,这是河南不应该被低估的付出和贡献。 五 与农业大省相比,河南制造业不尽发达,也是必须承认的事实。 论工业规模,河南并不算低。数据显示,2022年,河南工业增加值突破2万亿元,位居全国第五。 但这些产值,除了以富士康为代表的电子信息产业外,绝大多数都是钢铁、化工、有色金属等传统产业贡献的。 在中国企业500强中,河南上榜的不是重化工业,就是与农业相关的食品行业。(参阅《最新中国500强揭榜!谁是第一强省?》) 根据2022年榜单,河南共有11家中国500强企业,除了万洲国际、牧原实业以农牧业为主,其他绝大多数都属于能源化工范畴,包括洛阳钼业、平煤能化、河南能源、安阳钢铁等等。 显然,先进制造业,尤其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缺乏,让河南无法涵养巨大的劳动力人口,不得不面对年轻人外流的局面。 这一局面,凸显了富士康之于郑州及河南的重要性。 一个郑州富士康工厂,就贡献河南一半以上的外贸总额,更带动数十万人的就业。 如果河南有10个富士康这样的工厂,劳动力人口回流就不会是难事。 事实上,这些年,四川、安徽、湖南等劳动力大省,人口已经开始逐步回流。 一个原因是产业层面的,千亿级乃至万亿级产业的崛起,带动人口回流。如四川的电子信息产业总规模已达到1.5万亿,对于“留人”贡献不菲。 另一个原因在于强省会。一个地方如果连一个能“打”的大城市都没有,自然难以在产业竞争、抢人大战乃至国家战略竞夺中抢得先机。 所以,作为省会的郑州,有必要做大做强,肩负起这一重任。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国民经略 (ID:guominjinglve),作者:凯风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风水大师”为什么最怕懂心理学的人?
- 我怎么相信中国版ChatGPT会来呢?
- 在传承创新中展现非遗光彩
- IMAX、杜比、巨幕、CINITY,想看电影到底怎么选?
- 华润怡宝要摆脱“千年老二”的位置还很难
- 乡村性教育:禁忌、困境与突围
- 一年约2400家网点“关门”,银行正在”抛弃”老年人?
- 高管连续减持套现,珀莱雅离成为A股“欧莱雅”还有多远?
- ChatGPT概念股表现分化,汉王科技、神思电子遭股东减持
- “风水大师”为什么最怕懂心理学的人?
- 年轻人宁送外卖,不进工厂
- 有聊|李健:光环不属于我,属于李响和“李响们”
- 我们仍未知道ChatGPT有多可怕
- 长篇小说《金墟》:聚焦著名侨乡 生动呈现侨民历史与生活图卷
- 京东零售CEO辛利军:百亿补贴只是开始,未来要实现“天天低价”
- 出手重创币安币 美国监管一步步“围剿”币安
- 养猪场,反内卷的世外桃源?
- 最贵的001就最好吗?10万元测16款避孕套告诉你真相丨凰家实验室凤凰网科技
- 猫很纯洁,但猫赛不是
- 《显微镜下的大明》里的徽州人,到底有多拼?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