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顺洁柔又提升产能疯狂造纸,它为何自信能卖掉?
2月15日,中顺洁柔(002511.SZ)在投资者互动平台对外披露了首期10万吨生活用纸项目将在2024年初投产的消息。根据信息,中顺洁柔现建项目为四川达州30万吨竹浆纸项目的首期项目,主要以生活用纸产品为主。待该首期10万吨的项目建成后,公司产能将达到90多万吨。 和恒安国际、和维达国际等企业,中顺洁柔处于中国生活用纸行业竞争的第一梯队,也是首家A股上市的主营生活用纸企业。 从这家公司产能布局来看,在2009年上市之初,形成了华南(广东中山、江门),华东(浙江嘉兴),华中(湖北孝感和西南)以及四川成都四个区域的五大生产基地,产能达到17.8万吨。2014年和2017年,公司在广东云浮分别新增了12万吨生产基地,以及高档生活用纸项目第二期工程12万吨/年。 此后这些年的财报里,中顺洁柔都有提及将在多地新建产能的计划,并有100万吨/年的目标。 包括在湖北孝感进行30万吨产能建设,分三期完成,一期项目已于2019年5月投产,二期项目预计2021年8月份完成;这家公司拟在江苏宿迁建设40万吨/年生活用纸产量,共四期投入,实现每期年产增长10万吨,以此来布局华东地区,提高在该市场的份额。 扩建产能的背后,是这家公司的产能缺口问题,它认为自己还能够继续买出更多的纸巾。 2022年9月,中顺洁柔曾在回复机构调研是表示,公司产能有80多万吨,随着销售渠道的不断拓展,产能已经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销售需求。产能扩建是建立在公司销售快速增长的基础上,公司产能利用率非常高,但是仍然存在产能缺口。 之所以如此大力提高产能,中顺洁柔的逻辑是看好这个市场的增长空间,并且它在过去动销和库存管理上表现还不错。 首先,从需求端方面来看,据中国造纸协会数据,2015至2021年,全国生活用纸生产量从885万吨提升至1105万吨,期间年均复合增速达到3.77%。 另据凯度消费指数,2022年的生活用纸销售额较2021年有明显提升,无芯卷纸取得10%的销售额增长,得益于品类整体价格上涨;而软包装抽纸销售额增长13%,主要由消费者需求提升所驱动;规模较小且尚处于市场教育阶段的的湿厕纸、厨房纸巾与棉柔巾也分别获得了高速增长。 其次,这家公司在过去几年的库存比并不算高。 界面新闻梳理中顺洁柔财报数据发现,2021年该公司的生产量约1.50亿箱,销售量约1.48亿箱,库存量约977万箱,库存与销售量之比为6.62%;从2017年至2020年这一数据分别为4.04%,7.93%,8.81%以及7.55%。也就是说,中顺洁柔在过去几年来已基本做到了满产满销。 此外,也能满足中顺洁柔眼下全国布局和渠道下沉的需要。 根据财报,2021年下半年,中顺洁柔开始进行渠道整合,形成五大渠道包括非传统销售渠道EC(电商渠道)、RC(新零售渠道)、AFH(商用消费品渠道)、传统销售渠道GT(传统经销商渠道)和KA(大型连锁卖场渠道)的销售模式,并推进渠道下沉和精耕细作策略。 就目前来看,中顺洁柔的竞争力、产能主要集中在东南部(尤其是广东地区),新建产能包括为华东、中部和北部等公司劣势区域,如果得到提升,则可能增强这些地方的竞争力以完善全国化布局。 而且,如果顺利增扩产能,中顺洁柔也能借此赶超竞争对手。根据卓创资讯的数据,中顺洁柔的产能在行业内位居全国第四位,前三名按顺序分别为恒安国际、金红叶、维达国际,但这三家也有在建产能的行动。 事实上,造纸作为传统行业,2019年初中国生活用纸市场供大于求,导致纸浆供应价格大幅度回落,极大压缩了中下游行业的成本空间,使得生活用纸企业毛利率高企,当时中顺洁柔的毛利率也达到历史新高,数据接近40%。 可惜,低成本红利只持续到2020年8月,此后纸浆价格大幅度回升,价格的波动影响着所有中下游公司利润,行业巨头拥有较强议价能力而得以支撑,不少中小公司被淘汰出局。 因此,随着行业集中度提升,包括中顺洁柔在内的龙头造纸企业也许能率先受益,而凭借扩充产能、继续渗透市场,则有望进一步提高占有率。 但中顺洁柔除了提升产能之外,还需要在产品多元化上付出更多的精力。 从财务数据上看,2022年三季度,中顺洁柔实现营业收入61.14亿元,同比减少2.56%。其中,第三季度营收为17.46亿元,同比下降13.86%,中顺洁柔将其归因为受产品提价策略、渠道结构调整、产品结构优化等因素影响。 在产品层面,中顺洁柔的高端化优势也正在被追赶。中顺洁柔对高端化的探索较早,其高端产品对营收的贡献占比约为70%。而随后,维达国际和恒安国际开始发力赶超。 维达国际旗下包括得宝、立体美、多康等品牌在内的高端产品对营收的贡献占比,从2017年的13.1%增长至2020年的30.6%。恒安国际2022年上半年财报也特别提及,旗下高端纸巾中的“云感柔肤”系列销售录得80%的增长,占整体纸巾销售超10%。 目前中顺洁柔旗下有三个核心品牌:洁柔、太阳、朵蕾密。后者是个人护理品牌,而在生活用纸业务上中顺洁柔多年依靠着洁柔和太阳两大品牌,品牌多元化上动作并不是特别明显。 对于业绩下滑,中顺柔洁也提出了要持续增加市场投入,加大促销力度,开拓销售网络,以及可能提价的措施。但可惜国际原材料价格上涨,包材价格上涨,公司生产成本上升,市场费用投入增加,进一步导致盈利下降。 由此,对于这家公司来说,想要增强竞争力加强产能只是其中的一方面。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双面拼多多:是救赎者,也是猎杀者
- 为什么有钱人要花18万去职校学做饭?
- “教育名师”被抢麦:两种时代情绪的必然对撞
- 闽北举办婚俗文化节 32对新人着汉服迎亲巡游
- 福建泉州活态复原宋元时期繁华百态
- “2023年,我教人如何坐地铁,还能涨粉近百万”
- 微软公布ChatGPT版Bing测试结果:获得71%测试用户认可
- 科学顾问幕后为《流浪地球2》“纠偏” 让关键情节合理化
- 票房回暖,影视“杀猪盘”也卷土重来?
- 华为将在MWC2023期间发布一系列技术解决方案
- 和联网后的ChatGPT聊了两小时后,脊背发凉
- 微软携ChatGPT狂飙,百度谷歌有点追不上了
- 花灿灯彩闹元宵!总台《2023年元宵晚会》海内外好评如潮
- AI文章挤爆投稿邮箱,知名科幻杂志被迫暂停征稿
- 新年喜迎“开门红”!北京人艺屡掀观演热潮
- 云南晋宁古城村发现已知保存最完整先滇时期环形贝丘遗址
- 自由时间变多了,为什么我却更焦虑了?
- 包凡失联陷疑云,投资圈敲警钟
- 杨苡的百年人生:保其天真 与遗忘较劲
- 不少剧目一票难求 京城舞台迎来新一波观演热潮
- 搜索
-